青海西宁湟源县下胡丹村第一书记刘文慧——
“下午我得找厂家,再进点儿料”
本报记者 姜 峰
时间:上午9点半
地点:村养牛场
场景:挨个往11头害病的牦牛脖子上打针
2月11日一早,乡兽医站的田大夫前脚刚上班,青海西宁湟源县下胡丹村第一书记刘文慧后脚迎上门……
来到下胡丹农牧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养牛场,11头害病的牦牛早已被隔离开。田大夫摸着牦牛鼓起来的肚子,说:“这就是消化不良,你看,硬邦邦的。”“才几天不吃食,喂的膘就都掉了,您赶紧帮咱用用药!”刘文慧急得直跺脚。
这位刘“牛倌”刚过而立之年,从县委组织部主动申请来贫困村下胡丹任第一书记已近3年,如今已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致富带头人。村里成立公司,先后收了240多头牦牛,带动20户困难户每年实现增收10万元,“算上几个月后这批牛出栏,之前‘赤字’的村集体经济能净赚20万元。”
田大夫看出刘文慧一脸急色,忙说:“甭怕,小病!给牛打一针促进消化的‘大开胃’,管好!”刘文慧一听乐开花,急忙和村民张生柱把病牛赶进“牛架子”,挨个往牛脖子上打一针“大开胃”。一番忙活下来,一上午眉头紧锁的刘“牛倌”好像也“开了胃”,中午食兴颇佳。“青贮草存量有点少,下午我得找厂家,再进点儿料……”
新年上班头一天,刘文慧像往常一样忙碌,“就盼着新年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好,大伙儿日子越来越红火!”